系室概况
十大正规外围平台排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出自于1978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热加工专业,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学校将铸、锻、焊三个专业合并成现在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根据我校材料学科的发展特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成立以后,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培养的学生高度契合上海市和周边地区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近三十年来,本专业累计培养了本科毕业生3000多人,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保持在全校各专业前列,在本地区同类专业中也名列前茅。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400多人,专任教师18人,其中正高级3名,副高级10名。专业重点培育“材料精密成型与控性工程”等领域的教师团队,努力将专业特色贯彻到本科教学体系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适应上海市高端制造业对于本专业学生所需专业技能的新要求。毕业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发展潜力,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专业拥有我校最早获批的二级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学校的人才强校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上海市先进制造业中包括新材料研发、产品开发、先进成型技术开发与应用、模具设计及制造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2022年获批上海市一流专业,本专业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J51402),上海市锻造学会的理事长单位。近三年科研经费年均超过1000万元。
教育教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以建设国内一流专业为总体发展目标,抓住“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关键,构建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修订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实行全学分制,施行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强调现代设计方法培养,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大力推广第二课堂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行全程导师制和班主任制,从入学到毕业,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专业,解决学业和人生规划,给予个性化指导和全方位服务。以先进制造业为行业背景,立足上海,为长三角区域经济服务,辐射全国,培养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具有创新设计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于汽车、航空、船舶、机械、高铁、核电、信息与管理等行业。出版《金属冲压成形仿真及应用》等教材,发表压铸模设计课程教学探索、冷挤压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估和工程教育认证下冷挤压技术的课堂教学设计等教学研究论文多篇。拥有小松压力机等大中型现代塑性成形装备、精密检测设备(包括性能检测、材料加工质量检测的仪器和设备)、材料成形工艺性能研究测试和智能化监控方面的先进仪器装备,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0余处。
科研成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科研实力雄厚,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J51402),上海市锻造学会理事长单位,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理事单位、上海市锻压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上海市机械工业协会会员单位。依托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通过国内外访学、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及培训等方式对老师进行科研培养;本专业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1项,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年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共80余项。以国家及上海市高端制造及其智能化领域重大需求为导向,在航空航天、核电、船舶、高铁、汽车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并通过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突破,解决核心技术难题。
序号 | 姓名 | 项目类别 | 项目级别 | 项目名称 |
1 | 袁建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级 | 液相等离子喷涂制备场发射阴极表面纳米金刚石涂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
2 | 闫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级 | 核-壳/超声协同调控激光熔覆自润滑涂层界面及其对摩擦学行为影响机制 |
3 | 苏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级 | TWIP钢形变孪晶和变形织构的研究 |
4 | 何建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级 | Mg-RE合金热锻中第二相诱发空洞演化致其损伤断裂机制及多尺度模拟 |
5 | 李九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级 | 增强体对钛基复合材料离心铸造行为的影响机制 |
6 | 薛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级 | Ce对原位自生TiB2/Al复合材料界面原子及介观尺度作用机制研究 |
7 | 龚红英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省部级 | 环保节能汽车转向系统关键零件精密挤压成形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8 | 李方杰 | 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 | 省部级 | 基于滑移/孪生变形机制的高熵合金强韧化研究 |
9 | 闫华 | 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项目 | 省部级 | 高负载旋转高温合金精密构件控形控性增材制造及应用 |